无人机“智巡”,护航秋收安全到田间|秋检进行时
10月20日9时,在上海浦东惠南镇海沈村,金秋的微风拂过稻田,掀起层层绿浪。绿浪之上,一架无人机正沿着田间的供电线路缓缓飞行。
上海浦东供电公司运检部输电运检七班班员朱众意站在稻田旁,双手稳稳握住遥控器,目光紧盯着屏幕上实时传回的清晰画面。他的指尖在控制杆上微微一动,空中的无人机便灵巧地调整姿态,灵活地穿梭在电线和电杆之间。
朱众意在海沈村稻田旁操控无人机巡检供电线路。(戚译夫)
“秋收期间,农业生产作业频繁,塑料薄膜容易缠绕导线,农机设备碰撞电杆的现象时有发生,增加了电力设施外破风险。遇到这些隐患,我们必须及时处理。”朱众意介绍说,“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,能清晰地回传绝缘子、金具等关键部位的画面。一旦发现有异物缠绕、导线磨损等隐患,我们便能第一时间标注位置,为后续消除缺陷提供精准依据。”
按照以往人工巡线方式,供电员工需要沿着田埂徒步巡检,到每根电杆下方驻足,仔细观察,碰到特殊、复杂的地形,巡检速度会大大降低。而无人机巡检不受地形限制,机动灵活,可巡检范围大,可以对线路开展全方位“无死角”排查,巡检效率较人工巡检提升3倍以上,且能精准捕捉细微隐患。
“目前,浦东地区还有很多像这样的稻田区域。”上海浦东供电公司运检部线路专业工程师江正恺介绍道,“秋收前,我们已对供区内涉及农业生产的80条线路开展了专项排查,使用无人机累计巡检超300千米。”
戚译夫使用无人机巡检供电线路和设备。(于盛楠)
“大家在田间作业时要多注意安全!塑料大棚要加固处理,废弃的塑料薄膜也要集中妥善处置,防止塑料薄膜被大风吹起影响线路安全运行。另外,农机作业时也要和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,发现线路附近有异常情况,及时和我们联系。”与朱众意一同巡检的戚译夫向海沈村种粮大户张师傅嘱咐道。
“可靠电力是秋收生产的‘定心丸’。现在看到无人机在天上飞,我们用电更安心。”张师傅说。
朱众意和戚译夫使用无人机巡检供电线路和设备。(于盛楠)
目前,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已在全区涉农区域全面铺开秋收保电工作,已使用无人机对567千米的涉农线路开展专项巡检,及时消除各类隐患,为秋收用电筑牢“安全网”。
来源:电网头条 感谢作者辛勤创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